陈敏生:健康管理不是少数人的福利(图文)-pg电子试玩平台

 陈敏生:健康管理不是少数人的福利(图文)-pg电子试玩平台

学校新闻

陈敏生:健康管理不是少数人的福利(图文)

时间:1970-01-01 08:00:00  来源:   编辑:  作者:  点击: 次

陈敏生教授说,健康管理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学科内涵建设,不应过早、过度市场化。

   “对健康管理学的发展,我坚持一个观点:健康管理一定要惠及每一位老百姓,而不是惠及少部分人。因此,我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健康管理事业,最终达到通过健康管理大幅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与健康人口构成比例、提高国民平均期望寿命和健康寿命的目标。”

    对话背景:第四届中国健康管理科技发展论坛暨首届广东省医学会健康管理(体检)学学术年会日前在广东召开,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健康管理专家济济一堂,共商健康管理发展大计。健康管理学的发展目前存在哪些困难?如何摸索其未来发展的路径?记者就此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、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常委、广东省医学会健康管理(体检)学分会主任委员陈敏生。

 

 在预防上投入一块钱,能减少8块钱的治疗费用

 

记  者:您是一位心血管病专家,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已卓有建树,为什么会突然转向,对健康管理这个新兴学科情有独钟呢?

陈敏生:我当了多年的内科医生,我热爱我的专业,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离开临床。接触健康管理这个概念是近两年的事。之所以对它感兴趣,是因为我发现它可以解决我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一个重要问题。

作为医生,我治好了很多心血管病患者,但我发现,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,我国患心脑血管疾病、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人越来越多。有资料显示,慢性病致死人数已占到总死亡人数的85%,成为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。另一方面,高科技医疗产品的应用虽然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方法,但也导致医疗费用不断上涨,给患者家庭甚至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。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6月发布的统计公报,去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达2100余元,比2011年增加了300多元,增量近20%。因此,问题出现了:单纯的治疗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呢?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?

防重于治。“在预防上投入一块钱,能减少8块钱的治疗费用。”而健康管理比预防更进一步,是一种比预防更全面和有效的手段,也更加适应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。

记  者:即便是现在,健康管理这个概念对人们来说可能还有些陌生。很多人会认为健康管理就是定期体检、养生保健,这种认识对不对?

陈敏生:在我国健康管理师的培训教材中,健康管理是这么定义的:对个体或人群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、分析、评估,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。我国的健康管理学最开始是由体检发展而来的,所以很多人会认为健康管理就是体检。在我看来,健康管理并不等同于体检。传统的体检重点是检查有没有患某种疾病,而健康管理是查影响人们健康的危险因素。

健康管理也不等同于预防和中医的“治未病”。预防是针对一种或几种疾病的防范,“治未病”也是这样,都属于疾病管理的范畴。而健康管理是整体的、全面的、动态的,是对生命全程的管理。此外,现在的健康管理在过去单一体检和生活方式指导的基础上,又加入了制定居民健康促进战略、个体或群体全面健康体检和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等,内容更为丰富。

 

  每个个体是不一样的,需要的健康管理也不一样

 

记  者:有人认为健康管理应该加强行业发展,也有人认为要注重学科建设。您当过医生、学科带头人,还做过医院管理者,现在又是医学院校的管理者,对健康管理学的发展,您是怎么看的呢?

陈敏生:健康管理可以带动一个行业,但它首先是一门学科。行业的发展必须要有学科的支持,而学科的发展又依赖于行业的存在和发展。就现阶段而言,我认为健康管理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学科内涵建设,不应过早、过度市场化,以免出现唯利导向。

健康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出现仅10余年,尚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,但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内在的规律,健康管理学也不例外。从健康管理学的科学基础来看。我们知道,慢性病的发生既与遗传有关,也与环境、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。如果有科学的健康指导和一些干预手段,慢性病是可以防治的。这是整个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。那么,如何查找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、如何干预,这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。

其次,从健康管理的特质来看,它具有整体性、动态性和个体性。我们每个个体是不一样的,需要的健康管理显然也不一样。比如说,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和一位患糖尿病的老人,他们需要的体检频次和项目就不会一样。一个东北人和一个广东人,地理条件和气候不一样,生活方式也不一样,影响他们健康的危险因素肯定不同。一位女性在未婚时和生完孩子后,她所需要的健康咨询和指导也不一样。

此外,健康管理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,中间的每一步,如体检、评估、干预、生活方式的改变等,都必须要有科学依据,要有大量的科研来指导。现在大家普遍有一个观念,就是每年做一次健康体检,但我最近在《纽约时报》上看到一篇题为《年度体检真的有用吗》的文章。文章提到,通过对18万人的分析研究发现,在年检中的多数医嘱不见得能切实帮助大部分人,也未必能使受检者活得更久、更好。美国普通内科学会提出,没有特别原因而定期安排的普通体检,在减少发病率、死亡率或住院率方面并无作用,不必要的检查还会引发潜在的危害。

目前,我国的体检绝大多数是套餐式的,那些项目是否对每个人都需要呢?医生是否能够坐下来跟体检者好好沟通,从而了解他的生活习惯和家族史,判断他有哪些潜在病因,再决定要做哪些检测呢?事实上,很多项目都不是必须的。证据显示,对50岁以上的所有人士进行直肠癌筛查是很有效的,但如果一个年轻小伙子为了排除癌症,每年做一次ct扫描,不仅是错误的,而且由于年检时受到的辐射,反而可能提高他患癌的风险。可见,在健康管理领域,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。

 

 健康管理学科建设要紧紧地与科研、教学结合

 

记 者:内涵建设确实非常重要,但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。在您的规划中,都准备做哪些事情来推动健康管理学科的内涵建设呢?

陈敏生:目前我们正在做3件事情:一是从医学生抓起,通过开展健康管理知识讲座等方式,培养医学生的健康管理理念;二是我们与兄弟单位合作编写了《健康管理学》教材,准备在医学生的教育中增加健康管理学这门选修课;三是更加积极地开展健康管理师的培训。下一步,我们将充分利用高校优势,将医、教、研有机结合,开展一些科研和教育项目。比如说,体检中心有丰富的数据资源,而各学院有非常好的教师和强大的科研团队,一些科研成果又可以及时在教学中体现。将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紧紧地与科研、教学结合,互相补充,互为促进,这就是我们的特色。

记  者:您刚刚强调要“从医学生抓起”,现在的医学生是不是就是将来健康管理真正的执行者呢?

陈敏生:健康管理应该由有医学背景,而且经培训考核合格的健康管理师来做。下一步,我们可以从学生开始培养,也可以对社区医生或全科医生进行专门培训。

记  者:未来这样一个新兴学科的前景如何?您还有哪些展望?

陈敏生:在国外,健康管理学最开始是从保险公司发展而来的,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发展历史了,应用得非常广泛。比如说,美国制定了全国性的健康促进计划,一些公司也会邀请健康管理公司为员工提供健康管理。在我国,健康管理虽然还是一个新兴的学科,但发展非常迅速。尤其是今年国务院发布了《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给健康产业和健康管理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。

对健康管理学的发展,我坚持一个观点:健康管理一定要惠及每一位老百姓,而不是惠及少部分人。因此,我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健康管理事业,如政府层面可制定全民健康促进计划,保险公司可探索包含健康管理的保险新模式,各单位也可探索为员工提供健康管理,健康管理学会则应大力推进健康管理理念的宣传。我相信,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,最终达到通过健康管理大幅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与健康人口构成比例、提高国民平均期望寿命和健康寿命的目标。

学校地址: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23号-1063号
 南方医科大学pg电子试玩平台的版权所有
pg电子试玩平台
网站地图